签订拆迁协议后,因不满意拒绝搬迁,会被强拆吗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5-06
在签订拆迁协议之前,拆迁方答应给拆迁户找到临时住宿,拆迁户签订拆迁协议之后就可以搬进去。但是,有些拆迁户给拆迁方找到的新房屋并不好,拆迁户不满意,那么,签订拆迁协议后,因不满意拒绝搬迁,会被强拆吗?律盾小编为你讲解这方面知识。
一、签订拆迁协议后,因不满意拒绝搬迁,会被强拆吗
不可以。根据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订立补偿协议。补偿协议签订后一方不履行补偿协议约定的义务的,另一方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中的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不申请行政诉讼,又不在一定期限内搬迁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当附具补偿金额和专户存储账号、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用房的地点和面积等材料。
二、被拆迁人只要不签拆迁协议,征收方就不能强拆么
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达不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的,由房屋征收部门报请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按照征收补偿方案作出补偿决定,补偿决定应当公平,被征收人对补偿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阻挠国家建设征收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交出土地;拒不交出土地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征收方在实施强拆之前应当先向被拆迁人下达征收补偿决定书(国有土地上房屋)或责令交出土地决定书(集体土地上房屋),被拆迁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不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下,视为被拆迁人弃权,默认了拆迁方确定的补偿金额及安置方案的合法性,征收方可以直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即司法强拆。而现行法律规定司法强拆是一种合法的强拆。
签订拆迁协议后,因不满意拒绝搬迁,会被强拆吗?建议拆迁户在签订拆迁协议之前,对于自己拿到的赔偿、权益一定要详细了解,不然签订拆迁协议之后再不满很难维权。签订拆迁协议后有争议,发生类似事情时可以来律盾找律师帮忙。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投诉通道】